卅六歲的寇登是紐約人,有一種不修邊幅的瀟灑,他原本是電腦程式設計師,二○○五年九月辭職,成為專職音樂人,並且為自己定下一個嚴格的目標:未來一年每周要創作並錄製一首歌曲,在自己的部落格發表。 這條創作的路很辛苦,但寇登的苦沒有白吃,到去年年中為止,每天平均三千人點閱他的網站,最受歡迎的一首歌已經被下載五十萬次。寇登也發現,他的歌迷不但要聽他的歌,還要當他的朋友。 這些歌迷幾乎和寇登形成一種「共生關係」,他們彼此需要、彼此依賴,當寇登碰到創作瓶頸,需要歌迷打氣時,歌迷紛在他的網站留言表達支持,或是給他建議。寇登對歌迷給他的每封電郵或留言都很感謝,總是親自回覆。 很多歌迷越來越有自主性,不再盲從並全盤接受MTV等媒體介紹的音樂,反而在網路上四處尋找自己喜歡的聲音,甚至透過網路無遠弗屆的滲透力把他們喜歡的團體捧紅,英國樂團「北極猴」就是一個例子。所以當今表演藝人,特別是那些還未走紅的歌手或樂團,莫不把與歌迷的網路互動當成重要一環。以寇登為例,他現在一天平均收到一百封電郵,每天要花六小時回覆,但辛苦有代價,現在他靠銷售CD和網路下載歌曲,每月收入約在三千至五千美元。 然而對寇登而言,他最大滿足或許不是金錢收入,而是來自歌迷的肯定,每天與廣大歌迷間的親密互動,已經讓他有身為巨星的感覺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本篇文章來自中時電子報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紙片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